交强险条例讲解:第二条
第二条在中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根据《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投保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投保、赔偿和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是关于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投保人、投保范围与适用范围的规定。
1、投保人和投保范围
本条第1款规定,在国内境内行驶的机动车辆需要投保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从而明确了机动车辆所有人和管理人的强制投保义务。
保险法律关系的打造,以参与保险的当事人是不是出于自愿为标准,可分为任意保险和强制保险。任意保险,也称商业保险,是指投保人与保险人,基于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通过订立合同设立保险法律关系的规范;与之相对应,强制保险,也称法定保险,则是一国政府或区域基于公共政策的考虑,为维护社会公众利益,通过颁行法律强制推行某种保险的规范。强制保险表明,要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不止是保险业界的事情,政府也应发挥必要有哪些用途和给予肯定的支持。对于关系到人身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风险,强制保险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渠道,也是为尽力挽救伤者生命、体现社会对生命权的尊重和降低社会矛盾的经济高效方法。
就机动车辆责任保险而言,其本意是出于分散加害人损害赔偿责任的考虑,只不过间接惠及交通事故受害人,世界各国为使其肩负准时、合理保障受害人基本权益进而维护道路交通安全、保证社会公众利益的使命,均通过拟定有关法律强制机动车辆投保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从而在商业机动车辆责任保险的基础上打造了具备鲜明公共政策属性的强制责任保险规范。强制保险不同于保险公司设计的其他保险商品,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由政府强制用户购买,目的是在汽车出险后有充足的资金对第三方进行救助,从而具备较强的公益性质,与一般的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存在明显不同。同时,因为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费率与机动车辆行车安全实绩挂钩,实行浮动费率,因此,费率杠杆的充分借助,加大了对机动车辆和驾驶员的社会管理,控制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对于预防交通事故、降低事故发生频率大有裨益。
在具体规范设计上,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将商业性机动车辆责任险赋予强制险的使命与功能,使其承担法定的保险范围与金额,除此以外并无其他机动车辆责任险,即一单到底的完全保障,如英国的无限额机动车辆责任险。另一类则除强制保险外,尚有任意性商业保险以弥补强制险的不足,如日本及国内台湾区域实行的限额保险制,因强制部分的限额为最低保障的限额,故又称基本保障型强制险。总体而言,无论世界各国机动车辆责任强制保险规范具体设计有什么不同,其强制投保、强制承保的属性均具常见意义。